临洮:推进宜机化改造让农机服务有阵地
发布日期: 2022-03-09 09:17:31 来源: 甘肃日报

推进宜机化改造,让农机服务有阵地;加大政策扶持,让农机装备有品质;强化改革创新,让服务体系更完善。

日前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指出,要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,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。农业机械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,推进农业机械装备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、土地产出率、资源利用率的客观要求,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的现实需求。近年来,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蓬勃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快速变化,“地由谁来种、地该怎么种”的问题值得深思。临洮县瞄准农业生产需求,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、组织“产学研用推”各方优质资源协同攻关,结合本地实际构建起“乡有农机合作社、村有农机服务队、社有农机专业户”的全覆盖、立体式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,实现了农机“耕种收”作业服务在全县适宜地区全覆盖。下一步,还将在土地宜机化改造、政策扶持、工作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,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更为有益的探索。

推进宜机化改造,让农机服务有阵地。以土地碎片化治理和宜机化改造作为破解机械化水平瓶颈的突破口,因地施策,不断改善“宜机化”条件,逐步破解机械化水平瓶颈。一是开展土地碎片化治理。地块大小、道路条件等因素会影响机械化耕作,要将满足机械化耕作作为土地治理等项目实施的必要条件,按照统一规划、分步实施、产权明晰、大块经营的原则,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、撂荒地整治,有计划地对农村闲散土地进行相对集中、对现有地块进行整理合并,以满足机械化耕作要求。二是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。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,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是大势所趋。土地流转必须在稳定农民承包经营的前提下,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性,通过典型示范、算账对比等方法,引导农民自主参与,建立“一企(社)一基地”。三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。根据机械化耕作的特点,以土地面积较大,作物以玉米、马铃薯、中药材等为主的山坪区为重点,推进种植模式、作物品种宜机化,逐步探索和完善精细作业的模式和方法,拓展农机应用场景。

加大政策扶持,让农机装备有品质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,要从政策、资金等各个方面进行重点扶持。一是加大政策扶持。规范高效实施农机补贴、深松作业补贴等政策,进一步加大农机服务队机具奖补政策扶持力度,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机作业补贴、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方面进行县级财政补贴,调动农机手和农户更新换代废旧机具的积极性。二是加快推进农机装备研发。以农机抓点示范项目为抓手,按照“马铃薯抓联合收获促转型升级,中药材抓研发生产促重点突破,粮食作物抓机具推广促全程高效”的总思路,积极争取农机装备研发项目,加大关键装备研发投入,切实解决缺门断档、无机可用的问题。三是提高农机服务质量。着力提升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,发挥联系农机户与厂家的桥梁纽带作用,深入农机户当中,认真了解农机户的真实需求,同时把厂家的一些新产品、新技术带到农户手中,从产品的宣传及机械的维修、保养、配件供应为农户提供一系列服务,切实提高农机服务质量,形成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,促进推广工作健康、稳定、持续的发展。

强化改革创新,让服务体系更完善。重点是要建立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的服务体系,核心是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,使之真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农机化发展的重要载体。一是立足长远抓提升。着眼于“运行管理规范、经营服务能力强、示范带动作用大、品牌知名度高、社会影响力强”的建设标准,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完善运行机制。一方面,要健全完善农技、劳务、维修等配套服务机构,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解决好“谁”来做的问题,避免出现“死角”。另一方面,要完善公司(合作社)各项制度,确保持续发展。二是扩展服务增效益。在培育壮大农机服务组织的过程中,注重引导农机作业服务组织与小农户有效衔接,从政策设计、工作导向上,鼓励农机服务组织通过半托管、全托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开展代耕代种代收机械服务,同时延伸开展代管代售、农资配送、农艺培训、机具租赁等服务,实现农机农艺农资深度融合,打造“全程机械化+综合农事服务”的新型经营主体,挖掘发展潜能,增强发展后劲。三是强化培训提能力。大力推进农技服务体系改革,以乡镇为单位组建强有力的农技服务队,坚持分类指导、因材施教,针对普通农民、专业大户、合作组织、龙头企业等不同群体,采用不同方法、侧重不同内容,“面对面”解难释疑,“手把手”教会农机维修等技术,培育村级农机骨干,在农业生产的主战场中发挥引领作用。

(作者为临洮县副县长)

关键词: 宜机化改造 农机服务有阵地 改革创新 服务体系